车间实习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车间实习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车间实习总结 篇1车间实习总结
经过两个月的车间实习,我了解到许多现场的实际情况,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意识到书本知识和实际确实有一些差异。了解到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型方法和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设备的工作原理,最重要的是装载机的装配流程。
晋工机械是一家以生产“晋工”牌ZL系列轮式装载机及其零部件为主营业务的大型专业化企业,其中ZL50型产品的生产、销售现已稳居行业前十名。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简要总结一下我的实习经历:
一、总装线第1站:后车架装配区
后车架是装载机装配线的第1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具体的装配工序:后车架与付车架连接——线束布置——后车架与平衡重连接、车桥与付车架连接及平衡重附件(蓄电池、储气罐)——上线。这一站的主要设备是电焊机、风炮,车桥与付车架用螺栓联接,为了防止付车架与车桥的纵向位移,减小螺栓受剪切应力,用铁块将付车架与车桥的螺栓连接处焊接固定。重要连接处选用尼龙锁紧螺母,起到放松作用。风炮是一种气动工具,它的动力来源是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当压缩空气进入风炮气缸之后带动里面的叶轮转动而产生旋转动力。叶轮再带动相连接的打击部位进行类似锤打的运动,在每一次敲击之后,把螺丝拧紧或者卸下来。751平衡重的重量为4.7t,再加上后车架、车桥、付车架等,重量肯定超过行车的起重量5t,存在超负荷的安全隐患。装配与生产线中间隔了一条叉车下料车道,设计存在不足,应把车道置于两边,减少互相让车时间以及提高安全防范。后车架装配较快,以至于无法上线,只能囤积在地上,这是后面装配的问题还是生产线的设计问题?有待提高与改进。
二、总装线第2站:前车架
比起后车架,前车架装配的操作步骤比较复杂、细,主要是一些小件。其大概工序为:多路阀的安装(有的机型装在后车架)及其管路装配——挡泥板与前车架连接、铰接处关节轴承、端盖连接——前车架与车桥连接(直接连接,无付车架)——上线与后车架连接。前车架的空间较小,高压油管装配较困难,有些油管的先后装配顺序很重要。前后车架铰接,上下铰接孔必须同轴,精度必须严格控制。先连接下铰接,再连接上铰接,便于操作。其中关节轴承断面安装防尘圈,以及注有润滑油。
三、前后车架结构车间:
前后车架属于大件,基本上是焊件,非装配连接区的精度要求低,但其焊接强度要求高。前后车架的钢板经过数控切割机下料成形,使用氩弧焊进行焊接。焊接工艺要点:(1)局部预热,加热范围为焊口两侧各150~200mm,防止产生冷裂纹,改善接头塑性,减小焊后残余应力。(2)焊接工艺参数由于母材熔化到第一层焊缝金属中的比例最高达30%左右,所以第一层焊缝焊接时,应尽量采用小电流、慢焊接速度,以减少母材的熔深。(3)焊后最好对工件进行应力热处理,特别是对大厚度焊件、高刚性结构。
四、前后车架涂装车间:
前后车架的表面及焊接存在毛刺,不易涂装,其解决方法为:抛丸机进行去除氧化层——焊缝打磨、表面去毛刺——涂装底漆——底漆打磨。其中抛丸机进行去除氧化层,应将螺纹孔用螺栓拧上,以免损坏螺纹孔。
建议:焊接防护措施不足,操作员没有穿戴防化服、安全帽,存在安全隐患。涂装粉尘多,危害身体健康,吸尘装置设备没有到位。
五、总装线第3站:柴油机、变速器装配区
这一站是重要的一站,如果柴油机没有安装,后面的操作将停滞。发动机为外购件,潍柴、上柴、东风康明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选配。其与变速器装配工序为:工作泵、转向泵与变速器连接——输出轴的连接法兰——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上线连接于后车架,变速器油底盘连接。其中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最为重要,发动机上的连接板与变矩器上的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装配技术水平要求高,确保螺栓不掉进变矩器是关键。发动机带动空压机进行储气,发电机进行充电。
六、总装线第4站:动臂、摇臂及其油缸装配区
动臂与前车架连接处需要安装铰接轴套,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将轴套冷却,以便安装。摇臂与动臂连接甚为重要,若连接错误,将导致工作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动臂加工镗床车间:动臂的孔加工使用镗床(卧式),粗镗——精镗,对称式加工可提高工作效率。
七、总装线第5站:油箱、传动轴装配区
油箱分为燃油箱和液压油箱,大部分机型采用油箱与后挡泥板整体式,左右对称安装。(737、738采用燃油箱与平衡重连接,液压油箱置于机罩与驾驶室之间)油箱有进回油口,皆有过滤器,采用卷筒网式过滤,装有油标,箱底装有清洗口,燃油箱回油口处装有堵塞感应器,油箱顶部装有注油口。油箱与后车架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油箱连接板外伸焊接于油箱外表面,为了增强焊接强度,连接板上切割出工艺孔,增加焊接长度。油管与管接头连接时,事先用铁棒敲打油管,发热变软,便于装配。进回油口内壁存在铁锈,没有清理掉,会影响油的质量吗?不会,是因为箱底装有永久磁铁,可吸住铁锈等杂质,须定期进行清理。
传动轴为十字万向轴连接,适应于连接有相对位移、角位移的两轴,传动精度高,装配难度大。有的传动轴置于车架以下,有的则置于车架之上,有的采用两传动轴,有的为三传动轴(转向部分),根据轴距来选择。传动轴与车桥主传动采用法兰连接,并用尼龙锁紧螺母锁紧,前传动轴与驻车制动盘连接,采用铁片加强固定螺栓。每根转动轴实际是两根轴采用花键联接而成的,长度可自行调整。
八、总装线第6站:油管装配区
液压系统的主要油管装配及转向器安装,其工序为:变速器油地盘到变速泵进油管、连接过滤器进回油管——变矩器与冷却器进回油管、液压油冷却进回油管(756、757)——刹车油管、空压机至卸荷阀,再到储气罐的气管连接——转向器安装于前车架(在柴油机之前)并连接转向油缸管路——优先阀(除了753)、多路阀油管连接——转斗油缸、动臂油缸、多路阀油管(动臂之后)。这一站的
管路连接甚为关键,若连接错误,将导致工作装置反调,甚至损坏机器。尤其是转向油缸左右各腔,对调连接。油管管接头处有个O型密封圈,防止泄漏,接头采用锥形对接,也是为了提高密封性。转向油缸的工作压力(14Mpa)低于动臂油缸的(16Mpa),流量不同,导致工作压力不同。转向系统分为助力和全液压系统,助力转向系统没有安装优先阀,转向器装有恒流阀,多余流量或不转向时,即回油,不是优先阀那样,不转向时,油补充多路阀。
九、总装线第7站:驾驶室 ……此处隐藏20583个字……得多就发现自己了解得越少,就算是做同一个工序,只要你细心的去发掘,每天也能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我们在绕线做了一个星期,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不断地重复合框架、上下铁芯、收线……但是当我们把做的事情跟工艺文件上的要求联系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绕线也不是这么简单的。有时候在工艺文件上只是短短的一两行字,但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例如在每天开始绕线或者断线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将漆包线穿过羊毛毡,导轮等,将又软又细的漆包线按要求穿过每一个小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师傅教我们把漆包线折一下,这样两根漆包线就没有一根那么软,穿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了。把线穿好之后需要根据漆包线的线径来调节绕线机的绕线张力,经过我们的试验,发现如果张力偏大,就很容易出现断线,而且每个绕组的线绕的更加紧密了,也会使绕组的电阻变大;如果张力偏小,则会容易出现线松等情况,绕组的电阻会变小。工艺文件上的张力要求是经过多次的科学试验得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看工艺文件而没有自己实际地去动手,那是不会对这个张力要求有这么深刻的理解的,如果我们以后是从
事电机研发设计方面的工作,设计电机的时候就会考虑到采用的漆包线线径和张力之间的关系了。每个动作虽然简单,但是工艺文件上都有要求,例如贴跨纲线胶布就要求把跨纲线完全盖住。我们自己动手做了几天之后再看回工艺文件,每看一个步骤,脑海里就会重现自己操作时的情景。实践出真知!想真正地把东西学好还是需要自己亲自动手去做一做,整天坐在电脑前想问题是想不出结果来的,只有真正去现场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只有自己去做,才能了解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以后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我们在绕线的时候发现贴工号的时候如果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贴在绕组的缝隙中间是比较容易脱落的,经过我们的试验和向有多年绕线经验的师傅了解情况,发现把工号竖着贴到绕组最平的地方上去是贴得最牢固的。这是我们第一次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虽然贴工号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从这样一件小事当中,我们懂得了在车间实习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萍姐跟我们说主动积极的去学跟被动的学习所起到的效果是差很远的,在解决贴工号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很积极地去思考,去追踪工号在哪里掉得比较多,那不是车间领导要求我们去做,而是我们自己想去做,觉得要去做的事。只有一直抱着发现问题的心态去工作,不断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工艺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工艺文件虽然是由技术人员编制出来的,但是事实上有时候一线操作的工人对工艺文件的了解比工艺员还要多。因为他们有的在一个岗位上已经工作几年了,工艺文件上有什么改动的地方他们都很清楚,改动之后会有什么影响他们也知道,所以我们在实习的时候除了自己多看多做多想之外,还要跟师傅多沟通,从而了解更多工艺文件上没有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跟师傅沟通,师傅也不知道我们需要了解什么东西,后来聊得多了才发现其实车间的每个师傅对我们都十分友好,都很愿意把自己多年的经验跟我们一起分享,有些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每个班的班长对我们都十分客气,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发现,工艺文件上的一些要求到了车间里面有时候很难实现,例如贴工号,虽然是要求竖着贴,但是有的员工还是乱贴,班长的管理难度大,在编制工艺文件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员工执行难易程度的问题。知易行难不是借口,虽然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不一定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也应该时刻明确自己实习的目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总结改进,逐渐习惯车间实习的生活,
使自己更好地融入车间,进入时时刻刻都准备着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
车间实习总结 篇1220xx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总装车间按照公司、分厂的统一安排部署,在车间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圆满地完成了20xx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xx年度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产量方面
从X月份入库量为XXXXXXPCS,到XX月份产量达到XXXXXXXPCS,短短三四个月,产量翻了一倍多,这组数据正说明了在公司以及分厂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车间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才会创造出总装车间产量有史以来最高、最好的水平。
二、质量方面
各工序的合格率在以前的基础上都均有明显提高,老练下线合格率由XX月份XX。X%到XX月份达到XX。X%,提高了X。X%,直通率也创下了车间产量有史以来最高、最好水平。在产量有了历史性突破的同时,我们却在质量控制上产生了麻痹大意。从X月到XX月总装车间发生了X重大质量事故:100733订单的巴西各户的24只装箱中出现28只X箱,26只X箱,18只X箱,16只X箱,造成公司对各户索赔XXX万美元;101019订单的意大利各户中出现XXX;XXX订单中的杭州庄城φ9—FS15W成灯验货出现XXXX等现象。意大利客户对我们的成灯质量也提出了投诉,客户手中的成灯有死灯的,有点亮之后炸灯的。至今为止我们对此仍做出合理的解释。这些数据也给我们在新一年的工作当中值得深思。
三、人员管理方面
X月、XX月因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新员工也在不断的补充,但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XX月、XX月这两个月老员工的稳定性在加强管理、提高工资待遇等因素下有所提高。但也有因为管理方面的不足造成个别员工的思想波动性比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是生产型企业,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在这方面对员工按层次进行培训。
四、物耗方面
主要原总转线灯管的破损率高,胶管线对灯管塑件的清洗不够及时及回收再利用底,灯头损破率高,彩盒,塑罩卡片等损耗极为严重,但少量员工因技能、机器设备,供应商材料不稳定性方面原因造成合格率低,加大原材料的投入量,影响了一次性直通率。主要辅材料焊丝等和劳保用品手套等控制不是太好,有待于在20xx年中加强管制。
五、数据报表方面
产量日报表、个人产量报表等都基本能准确无误、及时的统计好,随着维修人员维修记录单填报,方便了技术工程部门能对各类产品的性能和工艺进行有效、准确的改进,方便了车间进行不良原因的查找、跟踪及总结影响产量、质量的原因。
六、工艺方面
为了确保产品的品质的稳定性,XX月对各类产品均实施加套黄腊管,在各级领导的指点及班组的监控下,该工艺已熟练的按更改后的工艺进行操作。胶管大全螺产品由原先的不刮底较更改为刮底胶,从而降低了总装生产中因灯管松动造成的不良率。
七、现场管理方面
在公司及分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虽然与之前况相比,有很大进步。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最主要是缺少持之以恒的现场管理方针,有时为了准时交产量而忽略车间现场的管理。以至于车间出现成灯材料无乱摆放。
八、安全方面
在没有任何安全设施防护的情况下,我们的灯管组发生数次火灾隐患,所幸的是,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插件车间的波峰机起火事件给公司造成直接损失XXX万元,给我们提供了切切实实的教训。
文档为doc格式